不必花大錢,只要善用訣竅,就能完好保存您的美酒
如果您買了一款酒,卻不打算立即享用,那麼該如何妥善保存?
首先,市面上僅有一小部分名酒能夠在出廠後持續熟化而更變得為芳醇,大部分酒類的最佳品酩時間都在出廠後的數年間。如果您想購買那些適合陳年的酒款,或許就得考慮購置專業等級的儲藏空間。
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,一般藏家只要遵循一些簡單的準則,就能夠完好保存您的美酒,直到您準備品酩的那一刻。
1. 存放於陰涼處
高溫是所有酒的天敵,一旦室溫超過22°C,酒便容易過度熟化。如果室溫更高,酒的香氣與風味都會變得貧乏。酒的最佳存放溫度約介於8~18°C,但這並非是絕對的標準,因此您不必擔心酒因為室溫高了幾度而變質。大多數酒款只要在出廠後幾年內享用,便可確保品質無虞。
2. 避免儲藏溫度過低
將酒存放在冰箱中數個月,酒依然能夠維持相當的品質,但仍不宜存放過長時間。冰箱的平均溫度一般會設置在8°C以下,以妥善保存易腐壞的食物。而冰箱內部的乾燥環境會使軟木塞變乾,導致空氣進入酒瓶內,進而損害酒的風味。此外,切勿將酒存放在可能會結冰的環境(如冷凍庫)。要是酒液結冰,就可能會膨脹而使軟木塞凸起。
3. 維持環境穩定
比起擔憂儲藏溫度能否到達完美的12°C,避免溫度時常忽高忽低或劇烈改變,才是更為關鍵的要素。除此之外,酒液因為溫度而膨脹或收縮,除了會使軟木塞凸起,也可能造成滲漏。所以藏酒時應盡可能維持溫度恆定,但也不要過度執著於微小的溫度變化,因為酒款從產地運送至門市的過程中,酒體本身可能就已經歷過一定程度的溫差。不過,即使高溫造成軟木塞凸起,並不代表酒體本身已毀壞。當您實際打開瓶塞後,或許依舊能嘗到芳醇的酒液。
4. 防止光源直射
光線(特別是日照)也是酒在長期儲藏上所要面對潛在問題之一。太陽光所含有的紫外線會損害酒體,或是使酒過早熟化。葡萄酒商為何會選擇使用有顏色的玻璃瓶來裝填酒液?這些玻璃瓶就像是酒的太陽眼鏡,能夠保護酒體不受光線侵害。家庭用燈泡所產生的光線或許不會損害酒體本身,但長期照射下仍會使酒標變得黯淡。白熾燈泡所發出的紫外光較少,比起日光燈是更好的選擇。
5. 調控濕度
一般認為,儲藏酒的理想濕度約在70%,因為乾燥的空氣會使軟木塞變得乾燥,致使空氣進入酒瓶而損害酒體。沒錯,這種情況的確可能發生,但前提是您住在沙漠或是極地之中,或是存放酒超過十年以上。實際上,濕度只要維持在50~80%之間即可,若濕度較低,可放置一盆水在儲藏空間中即可改善。相反地,濕度過高的環境會容易孳生黴菌,這些黴菌不會影響封藏的酒,但卻會破壞酒標。此時可考慮採用除濕機來降低濕度至適宜範圍。
6. 平放儲藏
傳統上,酒瓶在儲藏時會採取平放,讓酒液平面高過軟木塞來防止軟木塞乾掉。不過,如果您打算在近期飲用某款酒,或者酒瓶使用的是螺旋瓶蓋、玻璃瓶塞或塑膠瓶塞,那即使不平放儲藏也無妨。然而我們仍然會建議以平放方式儲藏您的酒款,這種放置方式不但可以節省空間,而且能保障酒款品質不受影響。
7. 減少晃動
理論上,長期晃動瓶身會加速酒液的化學反應,進而影響酒的風味。有些謹慎的藏家甚至會擔憂家電產品所產生的細微震動,儘管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這些震動會影響酒款的風味。較大的震動可能會干擾熟成酒款的靜置沉澱過程,使酒液喝起來有令人不快的顆粒感。不過,除非您剛好是居住在火車站或搖滾演唱會場館附近,否則搖晃因素不太會影響那些短期儲藏的酒款。(但建議仍要避免像美國超級杯選手在潑灑香檳之前,那樣劇烈地搖晃瓶身)
那麼,我們到底該將酒存放於何處?
如果您恰好擁有一間陰涼且濕度適中的地下室,便可兼作酒窖,您只需設置一些簡易的酒架即可。要注意的是,廚房、洗衣間或鍋爐室的環境溫度過高,將可能影響酒的品質。另外,您還需留意從窗戶透入的光線是否會照射到酒瓶。當然,您也可選擇購買酒櫃,並置放在陰涼處,如此可降低酒櫃的耗電量,便能少繳一些電費。
要是家中有一些甚少使用的衣櫃,或是其他閒置的儲藏空間,也可作為替代的藏酒方案。若儲藏空間足夠陰暗、環境條件穩定且濕度適中,只是溫度過高,您或許會考慮購置專為藏酒所設計的獨立冷卻設備。雖然目前市面上已有販售一些便宜的小空間儲藏系統,但這已牽涉到更為專業的藏酒領域。
此時,您有一項更為便捷的做法:委託元精公司代為儲藏。我們會把您珍藏的酒款置放於香港最為專業的酒窖會所「Crown Wine Cellar」,在最適宜的條件下儲藏您的每一瓶酒。
Reference : https://www.winespectator.com/articles/how-to-store-wine-temperature-humidity-coolers-and-more
